关于举办2023年黄浦区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上海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目标任务,进一步提升学生数字素养,根据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关于举办上海市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的通知》,现决定组织开展2023年黄浦区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并从活动中选拔推荐优秀作品或优秀队伍参加上海市及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内容
(一)数字创作类(使用数字化资源和工具,设计、制作完成数字化创意作品)
1.项目设置及要求
(1)电脑绘画:运用各类绘画软件制作完成的作品。可以是单幅画或表达同一主题的组画、连环画(建议不超过五幅)。创作的视觉形象可以是二维的或三维的,可以选择写实或抽象的表达方式。作品格式为JPG、BMP等常用格式,作品大小建议不超过20MB。
(2)电子板报:运用文字、绘画、图形、图像等素材和相应处理软件创作的适用于电子屏幕展示的电子板报或电子墙报作品。设计要素包括报头、标题、版面设计、文字编排、美术字、插图和题花、尾花、花边等部分,一般不超过4个版面。以文字表达为主,辅之适当的图片、视频或动画;主要内容应为原创。
作品(含其中链接的所有独立文件)大小建议不超过50MB。
(3) 3D创意设计
使用各类计算机三维设计软件创作设计的作品。思考、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有待改善的地方,提出创新解决方案。要求首先完成设计说明文档,根据设计说明文档,进行三维建模、3D 打印、零件装配,并制作相关功能演示动画或视频。提交文件包括:设计说明文档,源文件,演示动画(建议格式为MP4)和作品缩略图。作品文件总大小建议不超过100MB。作品设计的实物尺寸不超过 150mm*200mm*200mm,薄厚不小于2mm,提交文件中建议包含3D打印实物照片。
(4)微视频(网络素养专项)
网络素养是指了解网络知识、使用网络的能力,包含对网络信息进行理解、分析和评价的辩证思维能力,以及利用网络进行沟通时的法理与伦理道德修养。提高青少年的网络素养对构建健康、文明的网络生态,于青少年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创意、编剧、导演、拍摄及剪辑、合成等手段,运用声画语言表现内容来完成动态影像短片。作品需围绕作者与互联网之间的故事展开,鼓励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主题表达积极向上。作者应参与各个环节的主创工作(作品编剧、导演、拍摄、演出等),并完成后期剪辑及合成制作。主题及音画内容均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作品须添加中文字幕。作品片尾应加入拍摄花絮,花絮播放时间为 30秒左右。微视频中展示内容应为原创。作品格式为MP4等常用格式。作品大小建议不超过200MB,播放时长建议不超过8分钟。
请一并提交:部分重要情节的镜头原素材。
(5)微视频(“和教育”专项)
通过创意、编剧、导演、拍摄及剪辑、合成等手段,运用声画语言表现内容来完成动态影像短片。作品需基于 5G 网络和移动互联网,展现使用“和教育”移动学习平台等家庭教育、教学学习的场景;也可基于某一知识点或兴趣点,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趣味学习过程。主题表达积极向上。作者应参与各个环节的主创工作(作品编剧、导演、拍摄、演出等),并完成后期剪辑及合成制作。主题及音画内容均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作品须添加中文字幕。作品片尾应加入拍摄花絮,花絮播放时间为 30 秒左右。微视频中展示内容应为原创。
作品格式为 MP4 等常用格式。作品大小建议不超过 200MB,播放时长建议不超过 8 分钟。
特别提醒:微视频(“和教育”专项)为今年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专设的新增直报项目,可由学生自行于3月14日至3月20日期间通过活动网站(hd.ncet.edu.cn)进行作品上传。
(二)计算思维类(使用常用程序设计语言(C/C++、C#、Java、Python、PHP 等)、图形化编程工具等创作完成软件作品)
1.项目设置及要求
(1)创意编程
作品呈现可以是结合实际的系统工具、趣味益智游戏、辅助学习的创意工具等,注意突出程序结构和算法,体现计算思维能力。内容需紧密结合作者的学习生活,充分发挥想象力,积极向上。
(2)创意编程(专项)
使用Kitten及其配套软件等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工具和平台(包括PC端和移动端)创作作品。为提升学生人工智能素养,鼓励使用包括人工智能等相关模块的工具。其余要求同1。
(三)科创实践类(在电脑辅助下设计和创作的体现创客文化和多学科综合应用的作品)
1.项目设置及要求
(1)创意智造
参与者在电脑辅助下进行设计和创作,可使用各类计算机三维设计软件、3D 打印、激光切割等,结合开源硬件,制作出体现创客文化和多学科综合应用的作品,并进行交流展示。项目旨在锻炼学生观察生活和问题解决的能力,突出创新、创意和动手实践,不鼓励依赖高端器材或堆积器材数量。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科学的元器件使用、恰当的技术运用、有效的功能实现,完成作品创作,如趣味电子装置、互动多媒体、智能机器等。作品创作着重体现创新意识。
(2)优创未来
参与者通过简单的人工智能应用模块搭建、设计,初步实现人工智能创意应用方案,并进行交流展示。项目旨在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知识和主要算法,学习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案例,并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以改善人们生活品质为目的,初步实现自己的创意应用方案,利用如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语音、计算机视觉、自定义图像识别等技术,突出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初步探索人工智能领域的奥秘。创作中强调人工智能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创新性应用,如智慧社区、智慧农业、智慧交通等。
(3)智能博物
参与者通过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人工智能课程的学习及深入思考,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原理,通过计算机编程和手工搭建,智造机器人进行交流展示。鼓励突出人工智能属性,如使用图像识别、视觉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手段,实现相关智能感知,执行规定任务和实现预设功能。项目围绕“AI 机器识别”,模拟多场景的智能识别及文本分类工作,如物品分类、情绪分类等。学生通过熟练应用智能语音、计算机视觉、自然语音处理等技术,设计并实现一款具备能听会说、能看会认、能理解会思考的智能系统,创作中强调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合理性、丰富性和创新性。
2.参加对象:全区小学(四年级及以上)的在校学生
* 另有两项实践活动项目安排先期预告:
1.科创实践类中智能机器人活动。参加对象是全市小学的在校学生。智能机器人项目计划于2023年4-6月组织开展,参赛项目、竞赛规则和具体时间等有关活动安排另行通知。
2.中学生数据应用与创新研究活动。计划于2023年6-11月组织开展,具体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和参与对象等另行通知。
二、报送作品的相关要求
1、作品先经学校选拨,优秀作品会向上一级推荐。
2、2023年3月27日前交各任教信息教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