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中共上海市委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实施学生健康促进工程的通知》精神,根据《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课程改革指导意见》,制订《上外-黄浦外国语小学“小学体育兴趣化”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本着为“国际化人才奠基教育”的理念,学校为学生将来成为能走向世界的现代化人才全面打好基础,培养健康、自信、好学、明达的未来一代新人。将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提出不同的体育学习能力要求,实施“小学体育兴趣化”课程改革,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促进本校体育课程的发展和内涵建设。
二、主要目标与任务
(一)主要目标
通过小学体育兴趣化教学改革试点,使课程目标与课程实践紧密结合,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丰富体育课程,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方法手段,使小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对学习体育产生兴趣,喜欢上体育课,乐于参加体育活动,身体活动能力不断增强,身体素质有所提高。
(二)主要任务
1、开发点面结合的体育拓展课程
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学校在原有的特色项目的基础上,以点面结合的方式开发体育特色课程。首先,在面上开发校园趣味小篮球课程,通过主题式的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基本的篮球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喜爱,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在点上,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发足球、篮球、咏春拳、太极拳、体育舞蹈、健美操、围棋、桥牌、国际象棋等兴趣课程,让培养学生广泛的体育兴趣爱好,发挥学生的特长,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体育拓展课程:
课程 |
拓展类型 |
年级 |
课时 |
教师 |
小篮球 |
限定性拓展 |
一-五年级 |
每学期10课时 |
学校教师 |
篮球提高 |
非限定性拓展 |
中高年级 |
每周1课时 |
外聘教师 |
足球 |
非限定性拓展 |
一-四年级 |
每周4课时 |
外聘教师 |
咏春拳 |
非限定性拓展 |
三、四年级 |
每周1.5课时 |
外聘教师 |
太极拳 |
非限定性拓展 |
二、三年级 |
每周1课时 |
学校教师 |
健美操 体育舞蹈 |
非限定性拓展 非限定性拓展 |
中高年级 中低年级 |
每周1课时 每周1课时 |
学校教师 学校教师 |
围棋 |
非限定性拓展 |
中高年级 |
每周2课时 |
外聘教师 |
桥牌 |
非限定性拓展 |
中高年级 |
每周1.5课时 |
外聘教师 |
国际象棋 |
非限定性拓展 |
一、二年级 |
每周1课时 |
学校教师 |
2、探索体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依据《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在关注教材健身性的同时,进行课堂教学趣味性的研究。小学低年级学生以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及体育行为规范为主要发展目标;小学高年级学生以基础运动技能及自我健身意识的培养为主要发展目标。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低年级要体现集体性、合理性和灵活性;高年级要体现小组合作性和集体竞赛性。
3、研究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研究课堂教学评价,采用激励性、过程性和纵向评价的方法和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评价形式。小学低年级以身体素质发展和身体活动方法为主要评价内容, 小学高年级以身体素质发展和基础运动技能为主要评价内容。
4、设计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结合学校的体育节,每年上半学期组织田径运动会,下半学期开展校篮球运动会。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体育竞赛,培养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为广大学生锻炼身心创造机会,提供展现集体风采的舞台;以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在自发组织、自我管理、自主参与的过程中树立学生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自主创造精彩生活的自觉意识,让学生朝着健康、自信的方向发展。
创建篮球、足球校级训练团队,参加各级各类的竞赛活动,在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竞技能力。
5、开展体育特色项目的研究
开展《校园趣味小篮球课程的构建与实践研究》,以项目为引领,带动体育特色课程的建设。将小篮球课程有机地整合到一至五年级的体育基础课程中,通过课内各种篮球主题式游戏的教学,让学生在趣味活动中学习篮球的基本技能,了解篮球所传递的人文精神,逐步培养他们爱篮球、会打篮球、会看篮球。
三、组织实施
(一)讨论并制定上外-黄浦外国语小学“小学体育兴趣化”课程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二)保证专门的教研活动,开展提高体育课堂趣味性的教学和评价研究,做到定时间、定人员、定地点、定内容。
(三)成立课程开发研究小组,着手开展校本小篮球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从教(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和学(学习过程、学习经历、学习结果)两大方面,总结出简单易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方法,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四)聘请区体育名师工作室的专家和学员深入教研组指导体育教学工作。
四、管理与保障
(一)组织保障
1、成立校“体育兴趣化”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加强体育工作整体推进。
组长:张雅敏
组员:汤晓莉、倪鸿幸、吴健、陆宇菁
2、成立校“体育兴趣化”课程改革专家小组,定期对学校进行指导,提出调整意见,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二)制度保障
学校要根据“体育兴趣化”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制订或调整、完善配套制度,如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量的测算、体育经费的投入办法、体育教师考核激励机制、体育教师的培训等,使制度有利于体育教师的发展。
(三)体育师资保障
学校要配齐、配好体育教师,充分挖掘和合理安排学校现有的教师资源,引进或聘用具有高水平、适合本次课程改革教学任务的教师(含已退休的教师),同时可以跨校聘请符合条件的体育教师或体育系统的教练员,与本校教研组一起统一管理。
(四)经费物质保障
学校设立“体育兴趣化”课程改革专项资金,保证工作顺利实施。经费主要用于修缮体育教学场地和添置器材,支付体育教师超工作量津贴和外聘人员课时津贴。
(五)运动安全保障
定期组织人员检查、维修各种设施和器材,要求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结合身体练习,加强运动安全知识讲解,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帮助学生学会有关防止运动伤害的方法。同时要加强学校的医务保障工作,做好运动伤害的及时处置。